《父母怎么做,孩子才會去做應該的事情?》一文刊發后,熹微老師對“是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還是做應該的事情”這一話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學競老師看后對熹微老師的兩個觀點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需了解孩子的喜歡,
理性看待“應該”
熹微:
謝謝學競老師的分享!文章里面出現了很多腦科學知識以及有關孩子發展規律的知識,那么多的善知識的分享非常不容易,感謝學競老師耐心和充滿愛意的付出!
什么是“喜歡”和什么是“應該”?是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還是做應該的事情?——這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的議題,并且也很有張力。
首先,這對詞語涉及到一個理性一個感性,“應該”聽起來似乎更加理性,“喜歡”聽起來更加感性;
其次,“應該”似乎更多是用頭腦層面在作出判斷,“喜歡”可能更多的是身心靈層面直接的綜合反應;
第三,父母對“應該”和“喜歡”復雜的生命體驗也會在潛意識里影響到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如果沒有覺知、沒有處理好自己這部分的印痕(比如自己小的時候曾經被太多的應該限制了自我的發展,以及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有過往累積的情緒沒有疏通,也很難做到中正地看待應該和喜歡。
第四,孩子如何理解喜歡和應該?以及他們各自對應該和喜歡的生命體驗是什么?又會深深地影響到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對“應該”和“喜歡”的接受度,比如孩子的行為或者活在“應該”中;或者活在“喜歡”中,那都會有失偏頗。
我個人是如何看待應該和喜歡的呢?在這里簡單地分享一下,拋磚引玉。
首先,我非常尊重孩子的喜歡,最好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關注、而且年齡越小越好,目的是我們做為家長可以經由孩子的喜歡很好地去了解孩子。比如現在大家比較常議論的網絡游戲,如果我們的眼光僅僅停留在孩子沉迷網絡游戲這個行為,而沒有去觀察和思考孩子為什么喜歡網絡游戲?那么我們家長就失去了一個了解孩子的好機會。
之前我們在線上、線下課里都有分享過,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外在的原因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養育孩子的重要他人經常讓孩子玩電子游戲(這個問題也比較復雜,這里就不展開說了),孩子已經非常熟悉網絡游戲了,長大后自然離不開。內在的原因就更多,漸漸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有發展友誼、參與社交活動的需求;有對新鮮事物好奇和濃厚的探索欲;有感受掌控、體驗成就感的需求等等,也許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在沉迷網絡游戲里面卻得到滿足,自然會發展出沉迷網絡游戲的傾向。再有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夠平衡,比如腎氣不足、寒濕淤堵等等,個體能量低,喜靜喜宅不喜動不喜戶外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容易沉迷虛擬的網絡游戲世界里面。
所以,我們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喜歡。上面只是拿孩子喜歡網絡游戲做個說明,又比如有一些孩子喜歡追星,有一些孩子喜歡欣賞高樓等等,這些喜歡背后都隱藏著孩子內心的一些沒有被看見的渴望,這個“喜歡”其實就是一座親子關系的橋梁啊。
其次,理性看待“應該”。當“應該”是經由個體情感的流動發展出來的,那么這個時候“應該”這個理性已經是感性升華的結果,融合了真實情感在里面的“應該”就具有一種純陽的動力了。
比如群里“山水之間”家長分享他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應該”早起這個案例就特別生動。孩子為什么會理解并踐行爸爸的“應該”早起呢?首先孩子是在一個感情融洽的家庭里面長大,感受到母親的柔和父親的要求都飽滿有愛,對父親提出“應該”的要求有天然的熟悉感。其次,父親也一直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珍惜時間,榜樣作用的力量已經深入孩子的心。最后,當孩子對這個“應該”早起提出自己的實施意見的時候是得到了父親的允許和支持,也就是說“應該”早起這個行為里面孩子部分的自主意識,孩子有參與感、成就感,這個“應該”早起就變成父與子之間共同創造的作品了,這種體驗對孩子是極好的,孩子的動力當然很足啊!
可是現實中更多的時候,當我們說“應該”可能更多的是一種來自社會的標準,來自集體無意識的顯化,沒有經過父母自己的體驗和獨立思考,當這種質地的“應該”強硬放進孩子的生命里時,又沒有情感的鏈接,孩子也許會感受到被強迫、被控制,會很不舒服。
我們可以又回到“山水之間”的分享,沒錯,“珍惜時間”很對,“早起”很對,很應該,但為什么那么多人做不到?如果“珍惜時間”“早起”這個應該不是經由孩子父親“山水之間”活出來的,父親自己都晚起、不珍惜時間,孩子是很難那么隨順地接受這個“應該”的。
所以,當我們家長去跟孩子說應該的時候也許需要覺察一下這個“應該”來自哪里?僅僅是一個外在的標準嗎?我們自己的體驗是什么?
第三,信任孩子、信任生命。相信當孩子從小在自己的喜歡中體驗到成功與失敗、好與不好,活出自在,自然而然地就會走向善,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是自性圓滿的,《壇經》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又是一個更宏大的生命議題,就不多說了。
不要把自己的期待、焦慮變成應該
投射在孩子身上
學競:
謝謝熹微老師的看見及深刻、精彩的分享!我非常認同熹微老師的觀點。
關于喜歡與應該,熹微老師已經講得很深入、清晰。由于這個話題非常大,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而且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父母和老師在協助孩子發展情緒情感和理性認知方面的內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所以這里不展開來講,只是簡單地對熹微老師談到的兩點作進一步的闡述,希望對父母們在育兒上有所幫助。
一是感性(喜歡)和理性(應該)就像太極圖中的陰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代表著情緒腦和理性腦的發展,過于側重哪個方面都是有失偏頗的。如果父母圍繞“孩子喜歡什么”來教育,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歡什么就滿足其需求,那么培養出的孩子很可能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緒易沖動;如果是圍繞“孩子應該怎樣”來教育,培養出的孩子很可能心理調適能力差,思維刻板,情感反應遲鈍,容易出現焦慮、郁悶等情緒,很可能找不到自我。
要想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既要考慮孩子的感受、需求,協助孩子發展情緒情感,同時也要給到孩子合理的要求、適合其發展階段的規則及支持和引導。
二是熹微老師談到,如果“應該”只是來自社會的標準,沒有經過父母自己的體驗和獨立思考,當這種質地的“應該”強硬地放進孩子的生命里時,又沒有情感的鏈接,那么孩子很可能會感到被強迫、被控制,會很不舒服。這個點很值得引起父母的重視。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覺知,他們沒有去考慮孩子當下年齡段的身心特征,能力范圍,情緒情感,只是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壓力、期待、挫折與恐懼變成要求投射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做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如“寶寶聽話,媽媽才喜歡。”“別整天在家里哭喪著個臉,你讓我不高興,我也絕對不會讓你高興!”“不要總是看手機,要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才不會給家里丟臉。”“別總是玩,要認真學習啊,否則就會像父母這樣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長此以往,父母的言行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創傷,孩子會無法感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無法找到自我,有的孩子還會因為內心的沖突太多太大而出現心理問題。
現在社會處于高速發展期,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孩子被各種電子產品包圍著,面對著層出不窮的信息,在養育孩子上,父母們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非常不容易。如果想培養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父母需要靜下心來,通過學習成長,去檢驗和質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導、規范和價值觀,通過自己深刻的內在體驗與獨立思考,去看清這些規范和信念是否仍然適用于現在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已經變成一種無意識的機械化教條。同時通過療愈自己的內在傷痛,去除過往生命中的印痕與卡點,這樣才能做到像熹微老師所說的,中正地看待應該和喜歡。隨著對自己的內在有越來越多的覺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才能更好地協助孩子感性和理性得到完整的成長,從而成長為人格健全的人。
文字:惠州日報社幸福家庭教育工作室供稿
圖片來源:包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