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肉吃得多了,肥牛也吃過了,但肥牛叉燒月餅你吃過嗎?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博羅縣龍溪街道龍鳳餅家進入月餅產銷旺季,其中的新品肥牛叉燒月餅,成為老餮新客的搶手貨,遠銷珠三角乃至上海。
作為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餅家,位于龍溪街道埔心村的龍鳳餅家承載著無數龍溪人的記憶與鄉愁。他們在傳承經典口味的同時,還通過不斷創新,研發出新式月餅,成為龍溪街道的一張美食名片,不斷續寫鄉愁滋味。
近兩年不斷研發新品,肥牛叉燒、燒雞月餅上新
臨近中秋,龍鳳餅家總經理蘇齊貴的電話忙個不停。“300盒肥牛叉燒月餅,明天發貨,沒問題。”放下電話,蘇齊貴說這是上海的客戶打電話來,要加訂肥牛叉燒月餅。
工作人員展示龍鳳餅家老字號月餅。
得到市場的認可,蘇齊貴很是高興。他介紹說,肥牛叉燒月餅的創意,來自于老客戶的提議。了解到客戶的需求之后,他們開始研發這款產品。對于一個新產品來說,最難的是配方問題。“食材搭配不均勻,做出來的餅會塌陷,肉的肥瘦搭配也非常關鍵,肉太肥了膩,太瘦了就柴。”蘇齊貴說,經過數十次調配,最后他們選用了肥肉均勻的進口肥牛以叉燒制作工藝制成肥牛叉燒肉,切粒加入其他餡料制成餅餡,成功打造出香酥可口、咸甜適中的肥牛叉燒月餅。一經上市,便受到老餮新客的喜愛,不僅在珠三角受到歡迎,還遠銷到上海。
色香味俱全的燒雞月餅。
作為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餅家,龍鳳餅家近年來不斷創新,將傳統與現代融合,聚焦年輕化消費趨勢開發新產品。繼去年成功研發出首款新穎月餅——燒雞月餅,并取得市場口碑之后,今年再度上新肥牛叉燒月餅,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
月餅旺季每天制作1000多個大團圓月餅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飲食口味也在發生變化,龍鳳餅家在產品出新滿足市場的同時,也通過手工制作保留傳統月餅的經典口味。其中,名為大團圓月餅的大月餅就是他們經典的頭牌產品。
在中秋佳節前夕,龍鳳餅家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車間內,十余名師傅正在制作當下銷售最旺的大團圓月餅。在車間一邊,一名師傅將浸泡在花生油里的咸鴨蛋黃撈出,送入烤箱內烘烤,另一旁則是月餅制作流水線:兩名師傅將餅餡稱重后壓入大碗內,先在碗底鋪一層,加入咸蛋黃后再鋪一層,形成大碗型的大餅餡;隨后,下一個環節的師傅則將餅餡包在餅皮內,餅皮均勻地包裹住滿滿的餅餡后,再放入餅模中進行壓制,一個大團圓月餅就成型了。最后,這些月餅被送到烘烤房中進行下一步加工。“先在烤箱里烤十幾分鐘,取出后刷上一層蛋液再烤二十分鐘左右,月餅就能出爐了。”龍鳳餅家生產主管練黨輝介紹,烘烤月餅要時刻盯著火候,烤得不夠餡熟不透,烤得過火則會爆裂,表皮發黑,一枚賣相上佳、口味香醇的月餅,十分考驗師傅的技藝。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月餅出爐時,濃郁的餅香瞬間彌漫整個車間,讓人垂涎欲滴。
剛出爐的肥牛叉燒月餅非常誘人。
作為中秋節的主打產品,龍鳳餅家堅持全手工制作這款大團圓月餅,保留著手工制作的傳統風味。“30多年來,我們都是這樣制作這款月餅的,雖然有很多環節可以用機器替代,但是最好的風味還得是手工帶來的。”練黨輝介紹說,今年他們從農歷七月初他們開始制作大團圓月餅,每天的生產量大約在1000枚,最高峰達到1200枚。滿產時,車間的師傅有20多名。
以舌尖上的美味助推鄉村振興
對于在外的游子來說,中秋的味道就是來自家鄉的那口月餅。龍鳳餅家的月餅留在游子的記憶中,也成為了龍溪美食文化的一張招牌。
一枚小小的月餅,承載著師傅們精湛的制餅手藝。蘇齊貴介紹說,龍鳳餅家于1991年創辦,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從家庭作坊發展成現在有著現代生產車間的廠家,依靠扎實的制餅工藝和選材的精良贏得市場口碑。廠里的十余名師傅,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藝人,在這里工作最久的已有20多年。蘇齊貴說,制作月餅,除了制作手藝,選材也非常關鍵。拿五仁月餅來說,其中的五仁就來從全國范圍來精選:新疆的瓜子仁、黑龍江的松子,增城的欖仁,河北的杏仁,還有本地的芝麻,原產地的果仁吃起來香氣十足,為口感加分。
月餅制作生產車間。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鄉村旅游的興起,龍鳳餅家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們順應市場需求,在保留傳統的十余款經典月餅的同時,聚焦年輕化消費趨勢,研發肥牛叉燒、燒雞、鮮肉叉燒月餅等新品,逐漸將鄉土元素與創意設計結合起來,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并積極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努力將自身打造成為當地的一張亮麗名片,為當地居民提供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龍溪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惠報全媒體記者黃桃 通訊員龍溪宣
圖/視頻:惠報全媒體記者鐘暢新